首页数据

通知公告 社会服务 乡村振兴 新闻中心 主题教育 媒体农职

全新校园风貌全景呈现,干货满满

来源:本站    浏览量:5508    日期:2016-08-30


别怪我没提醒你,今天不看,以后都不会上课了



假期已经进入最后的收官阶段了,而我们作为迎新小分队中的一员,假期嘛,自然提前结束了,当然,学校的改变也是巨大的,经过了一学期的建设,你还认得出曾经熟悉的一切吗




当然,改变的不只这些,还有全新的校园环境,教学楼等等,当然,新的暂行作息时间也公布了,大家一起先睹为快吧



再一个,就是全新命名的教学楼和景观大道了

                                                                                  

   主要学生宿舍楼命名


思路:以校训“耕道、养德、理想、开拓”及寓意命名


耕道院(男生院)


说明标志牌“耕道”为我院校训,寓意我校师生不仅学习实践农耕技术,尚需在学养中体悟天、地、人之“道”,尤应于躬身耕作中体验万物之“道”。院内继续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养德楼(女生公寓)


说明标志牌“养德”为我校训,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寓意我校师生应通过道德行为的践履来涵养道德本心,以“耕养不辍”的精神身体力行,此即“耕道、养德”的本真内涵。


鸿鹄楼(男生公寓)


说明标志牌陈涉是中国有史籍以来记录的第一位敢于做梦之农夫,《史记》记述陈涉于耕田之余仰天感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鸿鹄”寓意我校训“理想”之意。



维新苑(女生苑)


说明标志牌《诗经·大雅·文王》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农职院拥百年历史,而日新月异、求新求变则实为各历史时期不绝之追求。“维新”寓意我校训“开拓”之意。


       教学楼命名


         思路:以学校著名历史人物命名


德三楼(四号教学楼)

   说明标志牌:

                                                                                                                                                                 

王德三(1898 -1930) ,原名王懋廷,字正麟,云南祥云人。中共云南省地下党工委首任书记,因叛徒出卖被捕,1930年12月31日于昆明英勇就义。生前曾在我校以教师身份掩蔽开展党的工作。我爱到她的每一根头发!       

  ——摘自王德三就义前于狱中《万言遗书》


绍年院(三号教学楼)

说明标志牌


林绍年(1845年-1916年),字赞虞,福建闽县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任云南巡抚期间创办我校前身——“云南蚕桑学堂”, 1904年11月18日学堂正式开学,首开云南职业教育之先河。异日者,滇称富盛商务大兴,其即于此操左券也夫!   ——摘自林绍年《蚕桑浅要(蚕桑学堂教材)》序言

玉阶楼(五号教学楼)

说明标志牌 


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根据学校档案记载,1911年朱德同志刚自陆军讲武堂毕业时受聘兼任我校“农业教员讲习所”教师,职务为“体操教习”。在教书这一年中间(一九○八年)世故人情更懂得多了,对于新的发展感觉到更需要,于是下了决心到云南去。 ——摘自《朱德自述》


以下二名留作新建教学楼命名

文清楼(新建教学楼)

(具体位置待定)

说明标志牌


杨文清(1889-1950年),字镜涵,云南省祥云县人。曾就读于我校前身——云南甲种农业学校,后任学校教师及校长。1950年,新中国任命杨文清为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0年10月14日,杨文清在昆明病逝。     杨副主席参赞云南起义,勋劳卓著。——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特致唁电


文兴楼(新建教学楼)

(具体位置待定)

说明标志牌

因建设云南首座大学堂——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前身),我校无偿贡献出自己的校址校产。1930年1月,双塔寺内省立高级中学校接到省政府指令,正式改名为“省立第一农业学校”, 米文兴任校长,我校得以重生。经其倾力争取,学校获得新校址(今茭菱校区)建校。1月24日经云南省政府第一百三十四次会议决议照准省立第一农业学校及教育厅的请求,将大西门外文昌宫地址拨归该校管理以便建筑新校舍。——云南省政府(民国)指令(字第四八四九号)



办公楼命名

思路:按照功能命名

学生服务中心(原老办公楼)

综合楼

原教师宿舍楼所改学生宿舍楼命名


思路:将原教师宿舍整个区域命名为“五谷院”;所改学生宿舍各幢分别按阿拉伯数字编号,各幢门口悬挂“禾”“黍”“稷”“麦”“菽”(五谷)及“牧歌”“牧笛”等,进行农耕文化熏陶。



“禾楼”标志牌:水稻原产中国,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黍楼”标志牌:黍去壳,就是黄米,比小米稍大,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中国古代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孟浩然有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稷楼”标志牌:“稷”即“粟”, 因其粒小,俗称小米。原产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夏代和商代因此称为“粟文化”。



“麦楼”标志牌:小麦是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东新月沃土地区,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三大谷物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质燃料。



“菽楼”标志牌:“菽”是豆类的总称,古语云:“菽者稼最强”,豆类制品也是中国百姓喜欢的食物之一,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多种。


剩余主建筑


原一号、二号教学楼等根据功能,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农业发展命名。当然了,今天全都是满满的干货,接下来,校园更多精彩美图奉上











新学期,新气象

9月1日

欢迎2016级新生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