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下午,学校“云农匠心讲堂”第四期在小哨校区综合楼一楼阶梯教室举行。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学校特聘教授、“银龄”教师束剑华教授以《职业院校教研课题申报书中常见问题讨论》为题,为学校教师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学术报告。讲座聚焦课题申报核心环节的痛点难点,为提升教师教研能力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讲堂现场
束剑华教授讲座
在课题选题方面,束教授指出,选题缺乏明晰问题和概念界定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以生动的案例引出“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如何实现问题聚焦。针对课题名称误区,他强调需把握“政策导向性、产业前瞻性、教学实践性、成果可验性、创新差异性”五性原则,避免“模糊化、宽泛化、非学术化”倾向。
专注听讲
在课题设计方面,束教授直击“综而不述”“未分类梳理”“陈旧文献堆砌”三大痛点,从怎样写研究背景和如何做文献综述展开讲解,并针对文献综述的常见误区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提出“关键词聚焦-经典文献支撑-前沿动态追踪”研究路径,强调通过批判性分析确立研究空间,在“博学”与“独创”间寻求平衡。
在课题内容方面,束教授重点解析行动导向教学、OBE成果导向教育、建构主义理论等职教前沿理论的转化应用。他特别提醒教师规避“混淆教育目标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课题规模不匹配”等常见错误,高度重视和准确提炼创新之处。
认真做笔记
在思路方法方面,束教授提出撰写课题内容需紧扣课题核心、逻辑递进清晰、方法目标对应、创新点可视化和可行性强化,避免出现空泛描述、脱离政策与逻辑跳跃等常见问题。并结合研究方法和研究基础易出现的问题,强调研究方法要“精准匹配问题”,并特别强调了技术赋能的重要性。
讲座尾声,束教授提炼四点实践启示:教研是教育教学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持续学习与实践是能力提升关键,学校需构建“传帮带”教研生态,教师应深化问题意识与学术思维锤炼。
聆听讲座的教师与束教授交流互动
本次讲座通过理论阐释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为我校教师破解课题申报难题提供了清晰路径。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把所学应用到实际课题申报中,努力提升教研课题质量,促进科教融汇。后续,学校将持续推进“云农匠心讲堂”学术交流平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宣传部/文、图:唐丽群/一审:张敏、二审:刘晓跃、三审:杨筱莹/一校:唐丽群、二校:张敏、三校:杨筱莹/责任编辑:张敏)